芳族聚酰亞胺纖維 aromatic polyimide fibre 由分子主鏈含酰亞胺鍵的均聚和共聚芳族聚酰亞胺,經濕法或干濕法紡絲、脫水環化、高溫拉伸等工序而制得的纖維。最常見的品種是聚-4,4-二苯醚均苯四甲酰亞胺纖維。 國外產品有PRD-14纖維(美國)、Arimid PM纖維(蘇聯)。聚合物主要由均苯四酸酐和等摩爾二胺配成10%~20%溶液,于無水及惰性氣體下進行溶液聚合,先制成聚酰胺酸預聚體。將聚酰胺酸預聚體或經共聚改性的可溶聚酰亞胺配制成質量分數為3%~8%的原液,經脫泡、過濾在凝固浴中形成初生纖維,再經洗滌、干燥,而后在350~550℃高溫下拉伸2~6倍制得最終成品纖維。呈金黃色。密度1.41~1.43g/cm3。經改性的芳族共聚酰亞胺的強度可≥17.6cN/dtex,初始模量529~882cN/dtex。耐熱性和熱穩定性優異。425C下無明顯失重現象,550℃時短期內能保持有效性能。零強溫度達560℃。300℃時不收縮,400℃時僅收縮2%。不燃,在火焰中僅緩慢分解,極限氧指數為38。具有突出的耐輻射性能。耐磨。耐化學試劑、耐酸,但不耐堿。主要用作宇航、核動力站的各種耐熱、耐輻射織物,層壓制品,涂層織物,耐輻射降落傘等。 |